近日,《科技文摘报》发表文章《冯仲科:为森林调查做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》,从“以事业为中心,务实创新”“以学生成长为本,传道授业”方面,对冯仲科教授在森林经理学、林业与广义3S技术、数字林业、精准林业等领域的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报道。
《科技文摘报》由科技部主管、科技日报社主办,是我国唯一一份科技类文摘报。
报道全文如下:
冯仲科:为森林调查做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
——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冯仲科
在何夕的科幻著《伤心者》中,一个美国科学家说:你们中国人太注重“上面”了,实际上美国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出了比尔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,或者在全世界大赚其钱的好莱坞、电脑游戏等,这些只是好看的叶子和花,真正让美国强大的是不起眼的树根,可现在几乎所有的人只盯着那棵巨树上的叶子和花,并徒劳地想长出更漂亮的叶子和花来超过它。诚哉斯言。在中国当前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下,以拼凑SCI论文为主要目标的所谓科研成果,宛如先前以GDP为纲的经济发展模式,大都是不接地气,没有生命力和社会效益的无用之举。建国及改革开放几十年,再也不出大师,原因即在这里。在这种风气下,那些真正脚踏实地搞科研、做实事的人,注定会沦为被社会所忽视甚至抛弃的“伤心者”。这种局面若不扭转,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将很有可能成为泡影。近期,《科技文摘报》记者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冯仲科,就中国科研的现状和未来交流了一些看法,冯教授指出:“中国的高校做出的成果不少是气态的!是漂浮的,流动的,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!”的确如此,在行政化的考核机制下,研究者只能片面追求论文数量。每年科研经费数千亿,不过是SCI论文上取得了世界数量第一的桂冠,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,令人扼腕。据说中国学术界每年向国外“进贡”数十亿论文版面费,如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状,令人触目惊心。
松山无人机飞行实验起飞
以事业为中心,务实创新
身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和地理信息学科带头人的冯仲科,是我国第一位森林GPS应用研究的博士学位获得者,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3S技术中心主任,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,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。作为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,他在森林经理学、林业与广义3S技术、数字林业、精准林业等领域的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曾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、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、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选、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者等称号。
从1997年调入北京林业大学工作起,数十年来,冯仲科始终将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,在科研方面富有创新的精神和挑战的魄力,力图获得最好效果。多年的教学、钻研和生产指导,使他不断突破技术瓶颈,敲开林业信息化的大门,在林业信息与3S技术、电子测修仪器研制、数字林业、精准林业等领域埋头攻关,砥砺科研,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深有影响的成果,申请了一系列专利,并创新性地提出和完善了精准林业体系。从1992年开始,南方测绘研制我国第一台GPS、电子经纬仪、全站仪及CASS测绘软件,如今这个含有冯仲科创新元素的企业成为国际同行第四强,年产值20亿元人民币。冯仲科领导的北京市精准林业重点实验室,拥有一流的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研发人才,已成功上线固定翼-飞鹰,多旋翼-飞虎,掌上工蜂系列无人机,并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4D产品制作平台、精准林业系统平台、林火防控平台、果树管理系统等,其集成化森林经营信息管理平台,集森林规划、调查、制图、统计、分析、建库、经营、作业于一体,一定立地条件下密度、树种、龄级、生物量(蓄积量、碳汇量)最优分布模型。针对智能手机/平板电脑,团队开发了手机/平板野外森林经理测记算绘系统,望远测距摄影仪,实现森林一、二、三类调查的野外观测、记录、计算、绘图一体化,手机3D电子角规和我国主要树种实验形数移动终端数据库,实现森林经理调查内外业一体化,成为国家林业资源调查的主导创新成果。
冯仲科团队创建了我国森林精细经营理论技术体系。该体系集19.7万棵解析木完成180个树种组56树种二元数字材积模型库建库和集60余万棵解析木的31省市区251树种一元材积模型库建库,已广泛应用于我国一、二、三类森林调查,建立全球/中国/北京1:10万/1:1万/1:2000植被类型生物量、地形地势、气象气候、土壤数据库,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基础信息。
冯仲科团队还研发了林火管控GIS平台,实现林火观测、预报、漫延、灾后损失评价一体化,开发林火防控GIS-OA信息系统平台,集火险精细划分与预报、火点3D探测、蔓延八叉树模型预测、灭火方案空间分析系统设计、灾后损失3D电子角规精准计测于一体。
如今,冯仲科领导着具有国际引领水平的森林信息化产品创新团队,团队具有科研人员及硕博士100人,真正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。团队在课题申报、人才培养、成果产出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,充分激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热情,挖掘中青年教师的创新潜力,调动老教师的创新资源,形成了人人关注国际科研前沿,人人有明确的研发方向,人人参加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的良好局面。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大奖后,团队近年又有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、教育部科技发明二等奖。而领军者冯仲科本人也荣获2014年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、2015年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(仅授5人)。
以学生成长为本,传道授业
我国科研人员传统上都拥有优异的智商和刻苦耐劳、勇于拼搏的品质,但大体上却成绩平平,颇受诟病,唯一的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还是出自于改革开放前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过度行政化,以官本位思维乱指挥,外行领导内行等等体制性的因素无疑要负主要责任。现在的研究生多戏称自己的导师“老板”,一些研究者或学术带头人不是真的为了做事业出成果,而是钻营于抓项目捞经费,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肆意盘剥。如此科研,能奢望有什么好的成绩?科研有自己的规律,不是好大喜功用金钱堆出来的,要想有所成就,就必须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去执着钻研。“一个学者的命运,通常跟自己的信念紧密相连,因为,对专业的热爱、对真理的追求、对社会的责任,总会成为他创造奇迹的最大动力”。冯仲科是这么说的,“用最少的科研投资,最大的创新动力,研发最实用的科技产品”。
当前,我国的高校系统很难做出真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价值的成果,只产论文、理念,和一些重复性的实验。以冯仲科的话说,物质有三态:气态、液压、固态,目前中国高校所作出的成果不少都是“气态”,随意流动,没有什么定型和确定性,而中国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好一些,可以说是“液态”。但是这些年真正驱动了经济发展的科研成果,是由改革开放后新生的企业家,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做出的。因为利益的驱动,和管理机制的不同,他们能做出一些“固体性”的东西。
众所周知,目前国内国际期刊上的很多论文的实际学术价值及技术创新并不大,很多编辑部是收钱就发,质量不高。一些水平一般甚至有错误的文章,有时候,只是因为学校的名声,因为学生要毕业等等原因,就会予以刊登。这些所谓的成果大都是些简单的构想、或国外研究的重复、或胡乱的假说、或肤浅的论证,含金量极低。而其后则是经费外流、基础数据外流,对我国高校科研的未来形成潜在的威胁。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,令人痛惜。
那么高校怎么才能走出“论文态”?针对现在浮躁的高校人才培养现状,冯仲科提出了的解决办法。首先,在招生上,要选择那些真正热爱科研,真正愿意投入科研的好苗子。做科研事业不能没有理想和恒心,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执着。
第二,是要找社会同类企业,让学生去参加实践和历练。实践出真知,只有通过实践,理论联系实际,才能真正练就本领。找社会同类企业,使学生到野外、到生产现实中去历练,可以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,以提升能力。这种做法效果好,效率高,能真正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,并最终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第三,为了事业延续,做好人才接替和更替工作。做好统筹规划,不因人废事,也不能因事误人。要做一番事业,必然要有所付出和牺牲,但不能耽误学生的前途和事业。
如此一来,一方面能实现科研过程的高效,一方面也使学生有所收获,有利于学生的成长。冯仲科直言,“做实实在在的事,胜过在电脑上、网络上编导论文。”他认为适当的引导,同时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,发挥他们的优势是培育人才的最佳方法。
对于科研,冯仲科坚持以身作则,做实实在在的事,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智能森林测绘记算器示意图
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冯仲科坚持低调务实,绝不哗众取宠。他没有随大流,追求论文数量,而是把重点放在有真实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上,近年每年都授权发明专利5件以上,软件著作权每年50件以上;也就是把重心放在切实有效地技术创新上,以做出对社会有益的成果。
对于一个高校团队来说,侧重的是领军者的眼界和视野,以及细节上年轻人解决实际的问题。讲究的是战略性的仰视,战术性的俯视。前者看问题的眼光,后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我国现有的科研机制问题很大,不恰当的评价体系,使很多有抱负有才能的年轻科研人员,不得不违心地去做一些钻营名利的事情,从而错过了年轻时最好的年华,去解决一些难题,进而做出真正的成绩。这种现状必须要改变,要实现科研工作者真正通过才能,而不是通过标签和称号去获取研究资源。
从80年代初执教至今,冯仲科已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34年。一直以来,他都坚持以学生成长为本,总结归纳出测量学一条龙教学法和GPS研究生学习教学法。由于教学得法,深入浅出,联系实际,注重能力,深受学生和同行好评,曾获北京市、校、院讲课竞赛优秀奖和教学效果优秀奖,如今仍然耕耘讲台,一个年近60的老头子,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,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上山测树,跑的比年轻学生还快。
科教兴国,教育先行。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脚踏实地,求真务实,开拓创新,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必要前提。在采访过程中,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冯仲科教授醉心教育和科研的职业精神,以及期待“科教兴国”的拳拳爱国心。在此,我们衷心祝愿他能在以后的事业中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,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。只是不希望他每天工作十二、三个小时,希望他能正常休节假日。从年初开始的采访一次次被谢绝,到今天已能听到新年的钟声了! |